一台文件存储服务器单目录下子目录已经突破31998数限制,造成无法继续创建子目录,服务器系统环境为CentOS5.4 内核版本为2.6.18。解决方案只能是升级到ext4文件系统,首先到https://ext4.wiki.kernel.org/index.php/Ext4_Howto查了一下资料,文中的第一句便是“Ext4 was released as a functionally complete and stable filesystem in Linux 2.6.28”。难道只能升级内核一条路了吗?当然不是:)呵呵,下面总结本人实施/www分区从ext3升级至ext4步骤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升级前状态
[root@USER-SERVER ~]# df
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/dev/sda2 20315844 2342008 16925196 13% /
/dev/sda5 129863460 192192 122968152 1% /www
/dev/sda1 194442 17798 166605 10% /boot
tmpfs 1029680 0 1029680 0% /dev/shm
无任何信息返回,说明/dev/sda5的ext4特征没有激活
[root@USER-SERVER ~]# tune2fs -l /dev/sda5 | grep extent
[root@USER-SERVER ~]#
一、升级前状态
引用
[root@USER-SERVER ~]# df
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/dev/sda2 20315844 2342008 16925196 13% /
/dev/sda5 129863460 192192 122968152 1% /www
/dev/sda1 194442 17798 166605 10% /boot
tmpfs 1029680 0 1029680 0% /dev/shm
无任何信息返回,说明/dev/sda5的ext4特征没有激活
引用
[root@USER-SERVER ~]# tune2fs -l /dev/sda5 | grep extent
[root@USER-SERVER ~]#
前言
07年上线的一个Linux集中式管理,基于bash shell+Dialog+mysql+python+mod_perl来实现,现在共享出来,希望平台的思想及实现方法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,以下为系统的说明文档。
一、开发目的
为了使管理Linux服务器群变得更安全、简单、高效、智能。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维护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,做好应付将来管理上千台Linux服务器打好基础。
二、背景
目前管理Linux服务器的方式还是走SSH到终端的管理方式,此方式存在一定的全安隐患。管理这些服务器的passwd就很头疼,稍微不注意,passwd会被黑客获取,造成灾难性的后果。管理应用方面,同样也是通过管理员电脑到每台服务器去操作,同样的一个操作就得到每台服务器上面重复地去做,消耗了很多时间与精力。在服务器性能监控方面,目前在应用Cacti、nagios平台,全此方式让管理员很被动,一般都是等到故障发生了才发现问题,影响了用户体验。主要原因是不能提前了解到服务器的健康状态。没有实时的跟踪、报警、分析机制。以后服务器会翻倍地增加,目前这种管理方式很明显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。
三、系统特点
安全性-管理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,通过2048位RSA密钥进行监控服务器与被监控服务器的认证,可以省去输入繁琐和易泄露的密码。系统管理员只要对主监控服务器做好安全配置并保管好私钥即可,被监控服务器外网远程终端默认将会被关闭,系统会定期扫描被监控服务器内/外网安全情况,生成分析结果给管理员。系统管理员可以定期更换公钥、私钥来提高安全系数。登录监控平台需要密码(perl pack加密)认证,每个操作窗口都加入会话认证,整个系统编译后的文件都是以二进制方式存放。
智能化-监控服务器会根据被监控服务器上的应用部署相应的代理客户端,由代理客户端来检查、监控、分析本服务器的状态,分析结果将通过邮件、WEB、短信通知给系统管理员。让管理员不间隔了解到服务器的状态信息,代理客户端同时也具备管理本服务器应用的权力,当应用发生故障时它会自我修复并通知管理员。
易用性-系统是基于Linux shell模式下的对话框展示,中文环境,同时也支持鼠标操作,功能清晰明了,操作时系统也会提示相应的文字提示,非常简单。
高效率-新上架的服务器只要进行如下三步即可上线提供服务,即添加服务器->初始化->部署应用。如果要在多台服务器上进行一样的操作,只要选择好操作事件跟操作对象就可以了。
灵活性-升级被监控服务器上的对象很方便,只要在监控服务器上更新好相应对象代码,系统会自动到被监控服务器上去更新它们。
可扩展性-系统提供的高级应用功能,其它同事也可以编写自己的模块,根据不同应用可以定制不同的功能模块,系统提供这样的接口。
4、系统网络架构图

5、系统流程图

6、系统主界面

07年上线的一个Linux集中式管理,基于bash shell+Dialog+mysql+python+mod_perl来实现,现在共享出来,希望平台的思想及实现方法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,以下为系统的说明文档。
一、开发目的
为了使管理Linux服务器群变得更安全、简单、高效、智能。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维护成本,提高工作效率,做好应付将来管理上千台Linux服务器打好基础。
二、背景
目前管理Linux服务器的方式还是走SSH到终端的管理方式,此方式存在一定的全安隐患。管理这些服务器的passwd就很头疼,稍微不注意,passwd会被黑客获取,造成灾难性的后果。管理应用方面,同样也是通过管理员电脑到每台服务器去操作,同样的一个操作就得到每台服务器上面重复地去做,消耗了很多时间与精力。在服务器性能监控方面,目前在应用Cacti、nagios平台,全此方式让管理员很被动,一般都是等到故障发生了才发现问题,影响了用户体验。主要原因是不能提前了解到服务器的健康状态。没有实时的跟踪、报警、分析机制。以后服务器会翻倍地增加,目前这种管理方式很明显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。
三、系统特点
安全性-管理系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,通过2048位RSA密钥进行监控服务器与被监控服务器的认证,可以省去输入繁琐和易泄露的密码。系统管理员只要对主监控服务器做好安全配置并保管好私钥即可,被监控服务器外网远程终端默认将会被关闭,系统会定期扫描被监控服务器内/外网安全情况,生成分析结果给管理员。系统管理员可以定期更换公钥、私钥来提高安全系数。登录监控平台需要密码(perl pack加密)认证,每个操作窗口都加入会话认证,整个系统编译后的文件都是以二进制方式存放。
智能化-监控服务器会根据被监控服务器上的应用部署相应的代理客户端,由代理客户端来检查、监控、分析本服务器的状态,分析结果将通过邮件、WEB、短信通知给系统管理员。让管理员不间隔了解到服务器的状态信息,代理客户端同时也具备管理本服务器应用的权力,当应用发生故障时它会自我修复并通知管理员。
易用性-系统是基于Linux shell模式下的对话框展示,中文环境,同时也支持鼠标操作,功能清晰明了,操作时系统也会提示相应的文字提示,非常简单。
高效率-新上架的服务器只要进行如下三步即可上线提供服务,即添加服务器->初始化->部署应用。如果要在多台服务器上进行一样的操作,只要选择好操作事件跟操作对象就可以了。
灵活性-升级被监控服务器上的对象很方便,只要在监控服务器上更新好相应对象代码,系统会自动到被监控服务器上去更新它们。
可扩展性-系统提供的高级应用功能,其它同事也可以编写自己的模块,根据不同应用可以定制不同的功能模块,系统提供这样的接口。
4、系统网络架构图
5、系统流程图
6、系统主界面